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多个栏目开启“视觉化+融媒体传播”升级改造,不断进行内容优化和界面升级。以此为起点,多套频率和诸多栏目均采用类似模式进行了融媒体改造升级,对5G时代广播的定义、内涵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探索价值。

  指导理念转变:不只是听觉媒体,更要“广泛传播”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广播只能听,也就是“有声音、无影像”。这样的经验主义认知和判断与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广播媒体自身的创新探索明显脱节。

  当“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广播媒体正大力打造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传播主流内容。总台2023年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大力推进“5G+4K/8K+AI”战略格局建设,不断在多类新媒体平台传播主流声音,用更年轻化、更有网感的内容提升主流内容传播力。

  “广播+视频”“广播+电商”“广播+社媒”等不断开拓广播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移动APP、智能音箱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已成为5G时代的广播新触点和流量入口,用先进的手段、迅捷的速度抵达受众,实现“广泛传播”的战略目的。

  传播场景转变:5G时代的广播覆盖用户全场景需要

  5G时代,广播的收听场景在满足车载空间的基础上进入移动终端,并满足“可视化+自选化”呈现。下图为经济之声导播机房针对5G传输技术需要而进行的工程改造,图右侧增设了3台推流服务器,以满足多视窗传输功能;栏目内容团队和技术团队也已建立紧密配合互动模式,就技术升级需要不断进行磨合优化。

△ 经济之声导播机房

  经济之声节目在直播界面已可以实现“9条甬道分轨视窗”和“多屏自由拼选”的5G时代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任意点击选择每个视窗右上角的“+”号,进行自己的界面组合,主、辅视窗可以任意组合切换;通过右下角的“分享”键,用户可以将直播流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分享,从而扩大传播效果。

△ 视频直播间界面截图

  生产方式转变:栏目生产升级为产品建设

  大部分广播节目都依据其线性播出的特点使用以时段为特征的区划方式,在播出时段之后,一个工作单元就意味着句号和结束。而5G时代的广播节目可以在在播出时段之外建立“优质账号”传播意识,打造广泛传播的长尾效应。

  直播是长精品,切片是短精髓

  如果将一集时长3个小时节目比作足球比赛,而对于谈话过程中的精华提炼,就像是比赛的射门集锦。在5G碎片化传播时代,广播栏目需要满足和适应碎片化的传播趋势和用户习惯,将长时段的节目进行细化拆分和加工制作,并在新媒体平台中形成合集,有助于降低用户的收听成本,提升节目影响力。

△ 云听APP中的部分节目切片

  以数据分析制度指导栏目建设

  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和到达率是用户对节目满意度的直观指标;用户画像和收听倾向等指数则反映了节目受众定位。将5G时代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作为优化内容生产的重要参考,从而在节目定位、标题拟定、话题设置、制作技术和互动方式等多重维度实现纵深改版和探索,提升广播节目与受众的吻合度。

  以用户需求为圆心,升级节目为产品

  在前互联网时代,广电栏目的内容生产就是“选题会+策划会”来制定内容生产方案,然后以收听率或收视率来评估用户满意度。而从4G时代开始,移动端上网的便捷度大大提升,用户话语权的增强使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生产指导核心。

  5G时代,用户的诉求在大数据加持下更是清晰可见,这就要求供给侧也不断升级,以经济之声为代表的广播频率乘风起势,让广播“定制产品”成为紧跟5G时代的热门内容,为声音媒体在5G时代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范式。(转载有删改)

编辑:王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