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云听出品的《文脉千年·寻秦记》《山海经里的神兽学校》两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名单。
↑截图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众号↑
《文脉千年·寻秦记》自2024年5月在云听上线以来,收听一路狂飙,截至目前,已突破1066万收听量。
《山海经里的神兽学校》2024年10月底在云听上线后,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目前收听量已超过500万。
这两部作品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不仅制作精良,更是一扇窗户——让成年人透过它,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让孩子们推开它,听见中华文明的浩浩汤汤。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这两部作品,共赴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打卡被认证过的“好听”~
《文脉千年·寻秦记》
01内容速递
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节目邀请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人丁万明教授化身“大秦导游”,立足正史和最新考古发现,从秦人衣、食、住、行入手,全面呈现大秦鲜活的社会文化发展史。
02三大必听亮点
·1条主线+8大主题,抽丝剥茧般探究历史细节:节目沿着秦的发迹→崛起→灭亡这条主线,列出秦统一、秦户籍制度、民间婚姻礼仪、秦人职业分类、特色美食、玄黑华夏冠服、古建筑、日常出行方式这8大主题。秦人成婚不看年龄而是看身高?芈月不姓芈、屈原不姓屈?两千年前也讲究住“南向两居室”?百科问答,专治各种“秦朝好奇心”!
·考古新证+正史还原,全新代入小人物视角:节目用《里耶秦简》《睡虎地云梦秦简》等出土秦简的最新考古发现与正史文献互证,力求内容真实、权威,更考虑到这两部秦简记载了大量“小人物”的信息,呈现出之前传世文献中未能记录的日常点滴生活,特以此为全新叙事视角,将晦涩深奥的考古资料变成有趣有料的趣味故事。
·微有声剧+专家解读,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科普专辑:节目打造耳边的“历史新场景”,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严肃。每期节目开始,先通过微有声剧沉浸式还原历史场景,瞬间穿越感拉满!随后采用故事化叙述与权威专家解读相结合的方式,让秦朝的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视角“跨界合奏”,成为今天也“听得见的历史”。

《山海经里的神兽学校》
01内容速递
《山海经》作为一部上古奇书,包含了地理、历史、天文和博物等众多内容。假如,当书里的人物、神兽们活过来,还穿越到了今天,会发生哪些神奇有趣的故事呢?这一切发生在了一所小学校——女娲、后羿等上古神话人物以及青鸟、金乌和毕方等神兽,通过高科技实体投影来到校园,同学们通过学习典籍知识,帮助大禹一起治水、救助神农氏、智斗穷奇、带金乌回家……
节目融合传统文化、科幻和历史等元素,生动讲述了发生在云朵和云小哈等同学身上的故事。
02三大必听亮点
·寓教于乐,上古名著变成“剧本杀”:节目打破知识灌输模式,用“知识闯关”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学习变成了一场沉浸式大探险。黄帝大战蚩尤都有谁来助阵?为何百川东到海?神兽天狗与智能机器人PK谁更厉害?弹幕区家长感慨“孩子听完专辑后开始主动翻《山海经》了,是真的爱上了国学文化!”
·学科融合,语文+N,让国学“活”起来:节目做到了让孩子们在语文课的神话故事里学地理,在数学计算中懂历史,在科学冒险中启蒙天文。此外,更是将《山海经》中浩瀚无垠的山川胜景、奇异非凡的飞禽走兽,通过有声剧跃然耳畔,让中华典籍成为中国孩子想象力的启蒙书。
·知识轻量化,不“内卷”,轻松愉快学习:每集节目时长都在10分钟之内,吃早餐、入睡前、上下学路上,都可以随时进入“闯关”模式,网友神总结——“别人家娃听故事费耳朵,我家娃听故事涨知识!”日积月累,每天10分钟,在潜移默化中把“昆仑山在哪”“西王母的信使是谁”这些考点刻进DNA。

让沉睡的典籍开口说话
让古老的文明焕发新彩
云听
以“互联网+声音”
将文化传承变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编辑:王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